健康检查配置 |
健康检查从监听维度上对后端服务器进行的。 tcp 监听可使用tcp或http的方式来进行健康检查; udp 监听使用udp的方式来进行健康检查; http/https 监听使用http的方式来进行健康检查。 下面是最具代表性的http形式的健康检查: “域名”、“检查端口”、“检查路径”建议保持默认,如有特殊需求,参考参数说明。 参数说明: 对于tcp/http/https健康检查 健康检查状态是否开启健康检查,由于健康检查对保障服务的可用性非常重要,建议开启。 域名http协议健康检查的检查项。负载均衡器以http head请求的形式进行健康检查。 有些应用服务器会对客户端请求中的host字段做校验,即要求在请求头部必须包含host字段,否则拒绝请求。这里配置域名即附加host字段。依后端应用服务器而定,为了防止后端服务器拒绝负载均衡的健康检查请求。 检查端口后端服务器的服务端口,默认为“基本配置”中的“后端协议[端口]”,可更改。 检查路径也称uri,是后端服务器的访问路径。 比如需要检查的页面地址为:http://192.168.1.2:8080/help/2453.html ,那么检查路径(uri)即为 /help/2453.html。 正常状态码http协议健康检查的检查项。监听通过http协议的head请求方式检查后端节点时,返回的状态码。最常见的为200(正常),301(重定向)404(页面未找到)等。 响应超时时间负载均衡监听对后端服务器进行检查时,等待响应的时间。超过该响应时间就认为健康检查失败。时间范围1-50秒。 健康检查间隔进行健康检查的时间间隔。时间范围1-5秒。 不健康阈值连续检查后端云服务器为异常的次数。在云服务器健康检查过程中,连续n次检查后端云服务器为异常状态,就认为后端云服务器失效,踢出负载集群。范围1-10次。 健康阈值连续检查后端云服务器为正常的次数。在云服务器健康检查过程中,连续n次检查后端云服务器为正常状态,就认为后端云服务器重新恢复正常,重新加入负载集群。范围1-10次。 补充说明 缺省的情况下,负载均衡实例会使用默认值 tcp/udp/http/https各监听默认值都为: 配置缺省值响应超时时间3秒健康检查间隔3秒不健康阈值2次健康阈值4次 健康检查失败时间窗 = 3秒响应超时时间×2次检查 3秒检查间隔×1个间隔 = 9秒 健康检查成功时间窗 = 3秒检查间隔×4次检查=12秒 也就是说,在连续9秒内后端服务器没有响应监听的健康检查,则把它踢出负载集群;如果在被踢出集群的服务器中,在连续12秒内都可以响应监听的健康检查,则把它重新加入到负载集群。 注意: 如果您有更高要求,可以配置使得检查失败时间窗减小,但必须先保证服务在正常状态下的处理请求时间小于这个值。 对于udp形式的健康检查 健康检查请求&健康检查返回结果由于udp协议的特殊性,对于使用udp健康检查的用户,前提需要您清楚udp后端应用的工作方式。也就是说:对于一个客户端请求(自定义),您清楚在后端服务器响应后能得到什么样的返回结果。负载均衡只对udp转发报文,健康检查是通过您自定义的请求和结果来进行匹配。 |